
图注: 中华豆芫菁生态照。
成虫
体长14.5~25毫米,宽4~5.5毫米,全体黑色被细短黑色毛,仅头部两侧后方红色,其余黑色,额中间具1块红斑;前胸背板中间具白色短毛组成的纵纹1条,沿鞘翅的侧缘、端缘及中缝处长有白毛,头部具密刻点,触角基部内侧生黑色发亮圆扁瘤1个。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栉齿状,3~9节向一侧展宽,第4节宽是长的3倍,前胸背板两侧平行,从端部的1/3处向前收缩。前足腿节、胫节背面密被灰短毛,中后足毛稀。雄虫前足第1跗节基半部细,向内侧凹,端部阔,雌虫不明显。
幼虫
共6龄,第1龄衣鱼型,似双尾虫,体深褐色,胸足发达,末端有3个爪;第2--4龄蛴螬型,第5龄(又称假蛹)象甲幼虫型,第6龄蛴螬型。
卵
椭圆形,大小约3×l(mm);黄白色,表面光滑;70-150粒卵组成菊花状卵块。
蛹
长约15mm,黄白色,复眼黑色;前胸背板侧缘及后缘各着生9根长刺;第1-6腹节后缘具一排刺,左右各6根;7-8腹节左右各5根。翅芽达腹部第3节。
分布(Distribution)
中国华东、华北、东北、西北。
生物学(Biology)
一年发生1代,以假蛹在土 中越冬。翌年春季化蛹,5~8月为成虫期,上午和下午活动取食,中午多在叶下或草丛中栖息。成虫具有群栖性和假死性,成群取食叶片,受惊时足基分泌有毒黄液。成虫产卵于土中。
中国有记录的子阶元
抱歉,没有记录。
中国未记录(或不确定)的
抱歉,没有记录。
版权声明(Copyrights):本站内容版权不开放。本站对所有本站原创的内容或图片具有完全著作权及版权,对单独授权本站使用之文字、图片等内容亦有维护原作者权益之责任,以上内容未经许可,严禁下载、线下保存、转载或部分转载。如遇侵权,本站有权追责。追责按照文字按照国内新媒体通行标准¥1/字符作为基础计价,图片按照国际图库通行中图价格$150/幅作为基础计价,索赔计价为索赔时间减去盗版起始时间,每年溢价50%,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即若为3年前盗版,即为索赔基数乘以2.5)。此外,侵权人需承担诉讼费等全部维权费用。本站内容尤其严禁转载、编辑至百科类网站,针对此种侵权,本站直接向行为人索赔。并且,本站有在不对侵权人/机构通知的情况下直接通过但不限于网站、微博等媒体对其包括但不限于实名、机构名等信息进行曝光之权利。
本站除原创内容外还有部分内容来自开放版权内容和对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的引用、整理,所引用的开放版相关图片、文字已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说明;已发表学术文献已于结尾按照论文惯例标注参考文献。